历史的车轮行驶到21世纪时,似乎突然间加快了速度。其中的主因自然是互联网。
互联网的兴起、发展与渗透,对世界各领域、全方位的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互联网的汹涌浪潮已席卷全球。
被世界浪潮裹挟的景德镇陶瓷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
早在互联网崛起之前,景德镇,这座“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千年古镇,就曾受到两次重大冲击。
一、在近代源自西方的机械制瓷技术,残酷碾压了以农业文明为母体的手工制瓷体系,使景德镇传统陶瓷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土壤,一度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在探索时期的剧烈震荡,瓦解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作为景德镇经济支柱的“十大国有瓷厂”。
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给景德镇这个偏于一隅、故步自封的千年瓷都的陶瓷发展给予了致命的一击。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始,景德镇的十大国营瓷厂,因经营不善、改革体制等内外众多复杂原因,先后陆续破产。
那段经历,对景德镇人来说无疑是一段灰色而苦涩的回忆。
所幸的是,经过下岗潮的阵痛,景德镇的十万瓷工自发回归传统,大范围地组织起各式的私人手工作坊,使得景德镇重现出其手工业城市的本来面貌。在其他地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的“传统工艺”,却被景德镇的人们当做是日常谋生之道。
如今,不论是在景德镇的市区与郊外,还是在弃置的原厂房和街巷里弄,随处都能见到多达几千人、少则十几人的陶瓷专业的私营工厂和小作坊。
得益于这些遍布市区郊外、街巷里弄的专业作坊,在后工业时代,景德镇保留下了最完整的手工艺生态圈。
而独有的手工艺基因为景德镇吸引来数以万计的艺术“景漂”。今天,在总人口万,市区人口仅40万的景德镇,就有着超过4万名外来艺术家、设计师作为景漂在这里创作,其中国际艺术家就达多人。
“景漂”们在这里开设了多家创意工厂、艺术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当代陶艺家、仿古专家、创意设计师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创作空间。
这里有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也有最为先进的3D打印,一切技术在这座城市只为制造陶瓷服务。
直至今天,千年瓷都景德镇仍完整保留着手工制瓷的传统技艺
而国家,也从未忘记这座拥有陶瓷辉煌历史并为新中国作出重要贡献的城市。
为了帮助景德镇走出低谷和困境,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22亿元,建造中国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对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进行保护等,同时又推动御窑厂遗址保护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大工程。文化和旅游部也以各种方式,积极推进景德镇的御窑厂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建设。
年7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景德镇,这座身兼千年瓷都和丝绸之路双重角色的重要城市,又一次承担起了光荣使命。
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在景德镇市全域范围内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规划了建设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型人文城市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提出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子的战略要求。
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是新型人文城市的一种类型,即以陶瓷文化交流、陶瓷产品贸易、陶瓷文化旅游为主要职能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对内是树立中国新型人文城市的标杆,对外则是擦亮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的名片。
将景德镇定位于“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主要出于以下考量:
一、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景德镇在总量上仅约占10%,落后于佛山、潮州等城市,昔日的市场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
二、景德镇的比较优势在于艺术瓷和高档日用瓷,再加上生态保护、绿色生产等原因,规划建设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最适合景德镇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开放发展目标。
三、这个目标和新型人文城市的目标一致。
未来景德镇的理想城市模样由此确定。
置身互联网时代,展望世界瓷都的未来,拥有年冶陶史、年官窑史、年御窑史以及建国以来70年陶瓷生产史的景德镇,将继续传承陶瓷文化,挖掘千年瓷都人文底蕴,创新多元化陶瓷产业,构建新时期陶瓷产品和话语体系,进一步展示中华古老的陶瓷文化魅力。
文章的最后,附上以下景德镇著名景点的介绍,作为本篇的结束,而本篇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这个文章系列的最终完结。希望本系列文章能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到景德镇,这座“大气成景,厚德立镇”的千年瓷都所独有的历史沉淀、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
1、古窑——民窑陶瓷博物馆
正规全称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由古窑和陶瓷历史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古窑”之美誉。
2、御窑——历代皇家窑厂
自明洪武二年至民国初期,延续烧造五百余年的皇家瓷厂,是中国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品类最多、工艺最精的官窑。今故宫中所收藏的精美陶瓷,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孪生兄弟。
3、龙珠阁——景德镇的城徽
位于景德镇珠山之巅,昌江东侧。始建于唐,年最后一次重建。为明清官窑遗址,里面瓷器均为残件,藏品大多数为孤品、绝品。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
4高岭——陶瓷圣地
位于景德镇东北40公里处,曾是古代景德镇制瓷业最主要的原料产地,也是国际通用粘土
设为封面设为封面设为封面矿物学名词高岭土(KAOLIN)的命名地。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区。
5、陶溪川——“景漂”一族的精神家园
全称为“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在遗留有包豪斯风格老厂房的原宇宙瓷厂的旧址上,结合现代时尚元素翻新改造而成,保留着工业时代的煤烧圆窑包、煤烧隧道窑、十大瓷厂公章墙等旧迹。
设有“七十二坊陶冶图”全景展厅、陶瓷工业遗产活态博物馆、明清窑作营造长廊、学徒传习所以及精品酒店、红酒窖、雪茄吧、咖啡馆等文化旅游业态和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
园内的唐英学社,是了解中国陶瓷历史的绝佳窗口。几百米外的3D打印实验室则在用最先进的工艺重复着土与火的试验。
6、三宝国际陶艺村——原生态的世外“陶”源
由留美归国的本地籍陶艺家李见深改造而成的艺术聚落,曾种下“景漂”最早的种子,是中国最早开展艺术家驻留项目的区域。
从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有几百名外国陶艺家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三宝村目前有陶艺博物馆、陶艺研修院、餐饮旅舍、画廊等几部分,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完整艺术空间。
每天,都有不少的工匠在这里用最原始的方法生产陶瓷和制陶工具。
7、中国陶瓷城
中国陶瓷城位于景德镇西郊,占地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堪称世界规模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
中低端市场定位,陶瓷品种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8、明清园
位于陶溪川东行数公里处,与雕塑瓷厂一街之隔,景德镇国际陶艺中心所在地,仿明代徽派建筑群。
众多工艺美术大师在此开设工作室,每个周末早上都有瓷器市集,主路两旁的陶艺小店以外人难以想象的底价销售着各式陶瓷文创产品。
9、锦绣昌南
坐落于景德镇市昌江以西的迎宾大道北头西面,江南徽派古建筑风格,是一处集陶瓷制作、商贸展览、旅游、居住、休闲、物流集散及陶瓷文化研究与交流为一体的景观园区。
低、中、高档陶瓷均有,周六或周日还有老瓷片市集。
10、陶艺街——陶院学生的专属区
位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附近,陶院学生学以致用的作品集散地。
学生作品基本上都是艺术瓷,即使是生活用瓷也带有艺术的审美意味,已成为景德镇瓷器品种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划定为学院派。
11、莲社北路——中华陶瓷第一街。
新兴的瓷器一条街。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行程约余步的街道两旁,林立开设的陶瓷或与陶瓷相关的店面占据了80%。街道附近还分布着建国瓷厂、新华瓷厂和艺术瓷厂的旧址,景德镇陶瓷馆和陶瓷大世界就在街道边。
陶瓷大世界汇聚了十多位国家级大师和省级大师,众多的高工、教授、工程师在这里设立了工作室。
绝对的陶瓷高端市场,是品鉴陶瓷高雅艺术的理想场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