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南京有哪些立法计划,对市民有何影响?1月13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记者从工作报告附件《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年立法计划》看到,南京今年拟制定修改7部法规,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保护和传承南京的“红色文化”,将制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问计于民,四种颜色浓缩人大立法工作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计于民,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立法中反映社会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对于本届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用四种颜色来概括:围绕铭记南京的“黑色记忆”,制定了“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围绕推动南京的“绿色发展”,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条例”;围绕保障南京市民的“蓝色幸福”,及时作出“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制定了“养老服务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社会信用条例”“社会治理促进条例”;今年,还将围绕保护与传承南京的“红色文化”,制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今年拟制定修改的7部法规,是如何确定的?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正陆介绍,年9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定向征集年立法项目,并通过“南京人大”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507.html